孩子做事總是會忘記的表現:
有些孩子很難有始有終地做完一件事。比如,聽故事沒聽完就去玩電子槍;玩了幾分鐘,又去看配圖故事書;拿起書翻了幾頁,又去干別的事了。
在幼兒園玩游戲時,經常是從“建筑區”走到“娃娃家”,又從“娃娃家”走到“益智區”,再走到“表演角”,很少能在某個活動區內多玩一會兒。
問題的危害:
孩子做事沒長性,是自制力不強的表現,不僅會影響到他的學習、生活,而且容易形成無主見的心理,對今后的發展會產生不良影響。
孩子做事總是會忘記原因分析:
孩子的意志品質正處在發展過程中,自制力和堅持力都不夠強。當前,新異刺激的事物很多,好奇的天性往往使孩子很容易把興趣轉移到他感興趣的新奇事物上去。
矯正方法:
(一)養成法:
恰當地確定各種活動的具體目標,并指導和監督孩子實現目標。
比如,孩子看故事書時,要求他看完后回答書中的問題或將故事復述一遍;畫畫時,要求他在規定的時間內畫完;下棋時,要求他下完一盤后再做別的事情。
如果孩子在活動中出現了半途而廢的情況時,要分析原因,因勢利導。
如果是被其他事物吸引而轉移興趣,要提醒并堅持督促他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完;如果是遇到了困難,應該做必要的提示或輔導。
要注意用以往成功的事例鼓勵孩子集中注意力做好手中的事。
比如:“昨天你收拾完書架后才去玩插片,不僅書擺得非常整齊,插出的小汽車也很漂亮,我很高興?!?br>
另外,孩子正在做事時,不要有意無意地干擾他,免得分散他的注意力。
(二)告知法:
可能通過兒歌、故事等形式,讓孩子明白應該專心做事、做事善始善終的道理。
比如,《小貓釣魚》講的是不可一心二用,《小蝌蚪找媽媽》講的是憑借毅力克服困難。這些故事生動有趣,富有哲理,又通俗易懂,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另外,還可以用身邊直觀、生動的事例教育孩子。
提供者:
早教育兒平臺
版權屬于:
早教網
版權所有:文章由小檸檬早教網(www.nanoheaters.com)提供。轉載請說明來路!。